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深空阅读网 > 其他类型 > 三年大旱,我把自己卖给了人贩子秦凤药胭脂最新章节列表

三年大旱,我把自己卖给了人贩子秦凤药胭脂最新章节列表

芥末辣不辣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大娘说自己是张王氏,要去的地方是常府大老爷的宅邸,大老爷是三品京官。她一再告诫凤药,这里是皇城,天子脚下。皇城大宅门,规矩最大,想要保全自己一定要守规矩。说话间,两人到了一处宅院,院墙很高,青砖黛瓦,张大娘带凤药打一处角门进了府。她是三道院总管家,夫人的陪嫁,一路上遇到的丫头都笑嘻嘻地向她行礼。两穿过抄手游廊,房梁上雕刻着漂亮的花纹,廊柱是鲜亮的朱红。一路走来,有池塘、花圃,不知过了几道门,终于走到一处房前。凤药觉得自己眼都不够用了。她以为到了,张大娘笑言,“傻姑娘,这是下人浴房,你先好好洗洗换换衣裳,瞧瞧这一身的稀脏。”大木桶中盛着大半桶温热的水,凤药局促又讶异地站在桶前,不敢相信一个人能用这么多水来洗个澡。桶边放着一套崭新的衣裳...

主角:秦凤药胭脂   更新:2024-11-20 10:20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秦凤药胭脂的其他类型小说《三年大旱,我把自己卖给了人贩子秦凤药胭脂最新章节列表》,由网络作家“芥末辣不辣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大娘说自己是张王氏,要去的地方是常府大老爷的宅邸,大老爷是三品京官。她一再告诫凤药,这里是皇城,天子脚下。皇城大宅门,规矩最大,想要保全自己一定要守规矩。说话间,两人到了一处宅院,院墙很高,青砖黛瓦,张大娘带凤药打一处角门进了府。她是三道院总管家,夫人的陪嫁,一路上遇到的丫头都笑嘻嘻地向她行礼。两穿过抄手游廊,房梁上雕刻着漂亮的花纹,廊柱是鲜亮的朱红。一路走来,有池塘、花圃,不知过了几道门,终于走到一处房前。凤药觉得自己眼都不够用了。她以为到了,张大娘笑言,“傻姑娘,这是下人浴房,你先好好洗洗换换衣裳,瞧瞧这一身的稀脏。”大木桶中盛着大半桶温热的水,凤药局促又讶异地站在桶前,不敢相信一个人能用这么多水来洗个澡。桶边放着一套崭新的衣裳...

《三年大旱,我把自己卖给了人贩子秦凤药胭脂最新章节列表》精彩片段


大娘说自己是张王氏,要去的地方是常府大老爷的宅邸,大老爷是三品京官。

她一再告诫凤药,这里是皇城,天子脚下。

皇城大宅门,规矩最大,想要保全自己一定要守规矩。

说话间,两人到了一处宅院,院墙很高,青砖黛瓦,张大娘带凤药打一处角门进了府。

她是三道院总管家,夫人的陪嫁,一路上遇到的丫头都笑嘻嘻地向她行礼。

两穿过抄手游廊,房梁上雕刻着漂亮的花纹,廊柱是鲜亮的朱红。

一路走来,有池塘、花圃,不知过了几道门,终于走到一处房前。

凤药觉得自己眼都不够用了。

她以为到了,张大娘笑言,“傻姑娘,这是下人浴房,你先好好洗洗换换衣裳,瞧瞧这一身的稀脏。”

大木桶中盛着大半桶温热的水,凤药局促又讶异地站在桶前,不敢相信一个人能用这么多水来洗个澡。

桶边放着一套崭新的衣裳。

她净了手,轻轻抚摸着衣服,不是绫罗,却柔软舒适。

又望望桶中的热水,这是大旱之年的水。

她们一家子吃水得跑很远的地方打,打来的黄泥汤子,先用细纱布过滤,再用明矾澄了,烧滚方能喝下。

就那样的黄泥汤,也是两个村子唯一的水源,两村为着用水发生大规模械斗,血流入泥塘中,泥水都染红了。

她用手撩了撩干净的热水,跳入桶中,第一次体会到灵魂都舒展的快活。

等洗干净收拾好,大娘笑盈盈地打量着她,“瞧瞧咱们凤药,洗干净是个多俊的丫头。大娘带你吃饭去。”

进了厨房,凤药就哭了。

厨房里头蔬菜成山,满满的白米堆在大缸里,一条条新鲜的肉码在案上,泛着令人心醉的油脂,案子下“扑棱”一声,是养在盆里的活鱼。

架子上齐整地码着瓶瓶罐罐。

大娘摸摸她的头安慰道,“莫哭,好孩子。”使人端来一只海碗,里面装着多半碗米饭,给了些素菜。

她捧起碗用力吸了吸鼻子,太香了。

凤药的手微微发抖,拼命忍住想一下把饭倒入口中的冲动,小口小口尝着美味。

米饭的香甜充满口腔,带着幸福咽下肚腹。

她舍不得吃第二口,细细感受——胃在欢腾,心也在欢腾。

吃完,凤药捧着碗,怯怯瞧着大娘。

张大娘疼爱地说,“晚间还有一顿呢,你饿得久了,一次吃这么多,身子受不住,放心吧孩子,到了咱们常府,没人会挨饿。”

凤药只觉自己在做梦。

今天本是她的死期,可她没死,还吃上了白米,穿上了新衣,进了仙境一样的大宅院。

人啊,即便走到绝境也要坚持活下去呢。

晚上,张大娘将凤药带去给夫人磕头。

夫人摸着她瘦弱的肩膀,温声道,“既来了常家,以后就是咱们家的人儿,放心住,明天起我请了老师教你学府上的规矩。要用心。”

张大娘在一边点头道,“这丫头机灵又细心。能进咱们府的福气,是她自己赚来的。”

她笑着将凤药只瞧了一眼她鞋面儿就跟她走的事讲给夫人听。

“夫人可知道差点把凤药买走的是谁?”张大娘撇嘴一笑,“是梅绿夫人。”

“可知我说凤丫头有福没错吧。”张大娘说得夫人直点头。

满屋子丫头都跟着夫人笑起来,这里香气缭绕,珠翠耀眼,凤药偷摸用力掐自己一把,好疼!

第二天,府上来个女师,给凤药讲了京城世家女子要守的规矩,身为下人又要守哪些规矩。

这样大宅的贵族女性,言行举止皆有规范制度。

正学着,一个丫头挑帘子进来,那丫头穿戴精致,身量很高,看起来有十七八岁。

她板着脸,冷眼打量凤药道,“规矩若是学不好,或学好了却不照做,是要被罚的。咱们府上待下虽宽容,却不纵容,你记住了?”

凤药点头称是。

女师介绍,“这是夫人的大丫头,胭脂。现在大小姐院里伺候,以后你们是要做伴儿的。”

待她走了,师傅告诉凤药,胭脂其实只有十四,是夫人掌眼从一群家生子儿里挑选并亲自调教的人。

她为人刚毅,做事一板一眼,特别受夫人喜爱,才拨到小姐的兰汀院使唤。

师傅还说开始伺候就能算月钱,凤药马上支起耳朵。

竟有这样的好事,有吃有喝有住的,还给钱。

当她听师傅说小丫头一月有八百钱,大丫头有一两银子时眼睛都直了。

当晚,凤药撑着不睡,将师傅教的规矩一字不差背诵如流,才肯睡觉。

第二天,女师惊呆了,问她,“凤药,你可识字?”

“不识。”凤药拿出一张纸,上面“鬼画符”般圈圈点点,按只有她自己能理解的意思,写了一整张。

女师拿着纸,笑得浑身直抖。

这天师傅不止教了规矩礼仪,也教了基本衣料、府上器物的简单认识和用途等日常。

三天凤药就过了关,女师带她到夫人处,“府上的丫头都是我教出来的,凤药是我带过最伶俐最知道操心的。”

胭脂就站在夫人身边,轻蔑地撇撇嘴。

过了这关,凤药终于可以见小姐了。

常家长房大老爷只有一个正头夫人,育有二子一女。

这个女儿便是她要跟随的千金,小字云之。她是长房长女,自然骄矜,凤药心下有些忐忑。

然而第一次见到云之小姐,凤药便喜欢上了她。

没人不喜欢她吧,如此精致漂亮的人儿,只该在画上。

她肤白如玉,身量纤纤,一双眼睛那样黑那样亮,像汪着一潭春水,嘴唇柔软红润,一笑便露出贝壳样雪白的牙齿。

“娘亲,这是你给我新找的伴儿吗?”那声音脆生生的,宛如空谷莺啼,她拉着夫人的袖子,一副娇憨模样。

凤药向她规规矩矩行个礼,“奴婢秦凤药,见过小姐。”

她示意凤药起身,一双眼睛好奇地瞧着这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小丫头。

凤药冲她眨眨眼笑笑,垂首站到一边。

“娘亲,女儿喜欢这个伙伴儿。”

“那就让她陪你读书、刺绣,可好?”夫人怜爱地摸了摸她的头发。

凤药心中狂跳——能陪小姐读书,便可识字。

虽则不知女子识字究竟能做什么,但村里唯一能识字的秀才可神气呢。连村长见他都尊称一声“先生”。

晚间伺候小姐用罢饭,小姐去更衣,凤药收拾小姐随身的小玩意儿,胭脂走过来,眉眼结了霜似的,“你不是个安分的,能瞒过夫人却瞒不过我去,敢带着小姐淘气,我定将你赶出常府。”

凤药恭敬地答道,“胭脂姐姐放心,凤药不敢。”胭脂冷哼一声,甩手离开。


她没急着回去,在镇上转悠打听。

这里空房子很多,在最繁华的街道上有条岔路,很是安静,进去不远有处合适的空房子。

房子前后两进,后进很小,有个上下两层的小阁楼,下层基本无用,上层有个小房间,摆着床与小桌,只这两件家具。

前进却宽敞,有一大片空地,能种菜养鸡,还能摆几张桌子,厨房也不小,柴房,小厢房一应俱全。

房子虽旧并无破损不能使用的家什,也没什么灰尘,凤药爽快租了下来。

回到客栈时,曹峥父子已经离开。

掌柜帮忙煎了一服药,喂小姐喝下,盖上被给她发汗。

凤药独自去打点租下的房子。待一切准备妥当,天已黑了。

她借了车来接小姐,小姐一直昏着,始终没有知觉。

车子把两人拉到新家,凤药把小姐背到二进院楼上,盖起新被子,自己在一边坐下来,自言自语着,“夫人,凤药没辜负你,小姐现下安全了。”

这夜,屋里生了火盆子,二楼离地面远,寒气小些,映着红红的火光,让人从脚心暖到心窝里。

与常府比,这里只是陋室。与风雪中的逃亡之路比,这里简直就是天堂。

小姐出了一身大汗,夜半醒来一次,轻声问,“我是死了吗?”

凤药开心极了,扑到她面前,握住她的手,“小姐,一切安好,咱们都活着。”

她虚弱地笑了一下,想抬手摸摸凤药,抬一半就软下来。

凤药摸着她脏脏的头发,安慰道,“放心,有我在,一切都会好的。”

她在枕上略点点头,一滴泪顺着眼角流下,被凤药用袖子擦掉了。

凤药算算账,租下房子,银钱所余不多,坐吃山空万万不可。

且不说常家牢狱之灾要持续多久是未知,单算两个人的开销,也不是小数。

此次多亏提前应对,又存些体己,才得以保命。

可见想有抵御风险的能力,必定要有充足的银子。

她算盘着,这镇子坐落在山角处,丛林茂盛,木柴易得。

养殖牛羊的人家也多,羊下水极便宜,整个镇上又没几家做羊汤馆的。

穷苦人家,用在吃食上的钱也有限,卖力之人尤其需要荤腥。开个羊杂汤馆应该可行。

此处离主街很近,那边卖力的多,那些人不在乎多走几步,只需将汤饭卖得便宜些,一定会有生意。

置了桌椅和大锅,凤药想着自己力单砍不了柴,便与一个樵夫以极低价格谈拢,每两日送一车柴来。

此地屠户那里也答应每日寅正时分送骨头与羊杂来,先日结,待合作满一个月,有了信任,便可月结。

寅时刚到,窗外黑漆漆的,凤药从热被窝里爬起来,去院里起火烧锅。

天边还亮着一颗星,木柴燃烧起来,升起袅袅炊烟,将羊汤的鲜香能送出两里地去。

生意就来了,冬天的早晨,顶着凛冽的寒风,能喝上一口热羊汤吃上,一碗满满肉食,对早起卖力的人来说是多么大的安慰。

她定的价低利薄,生意就旺起来。

每天都攒下很多碎骨,她将骨头砸一砸,挖个坑先埋起来。

等开了春,养几只鸡、两头猪,再种些菜,她相信日子才好起来。

安顿住自己,风声不那么紧了,再想办法去探探夫人。

院子里活儿多而琐碎,拢鸡窝,盖猪圈,开出一块菜地。她舍不得请人,自己一点点做。

生意很快稳定下来,利不多,胜在稳。

夫子说过:细水长流。凤药倒不急。

猪圈很快做好了,鸡窝也垒成了,土地上了冻,她划好菜地,过了惊蛰就开地。

小姐的烧退了后,还需静养段时间,凤药抽空去了趟医馆,将诊费还给老大夫。

他瞧了半天方认出是那天用二两银票付诊金的“小骗子”。

这小子深深鞠个躬,口中称,“多谢大夫当日救命之恩。”又给了多一倍的诊金。

老大夫只收了自己应收的部分,教导他,“年轻人,没钱就直说,莫要行欺瞒之事。”那小子恭敬地点头答应。

凤药回家同小姐说了此事,小姐纳罕,为何不和老大夫说明银票的确能换来银子。

凤药摇头,“现在我们俩无依无靠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银子能给我们就不错了,哪里还敢张扬?”

小姐心思沉沉,心忧家人,又大病初愈,瘦得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。

凤药瞧着自己的客人中有常来往此地与皇城间做生意的,便有心打听一下。

这些日子,她与青石镇的客人混熟了,听他们说野人沟中有来自青石镇的乡邻。

有着这层关系,与青石镇的乡邻们有个特别优惠,持了青石镇的路引,交十几个大钱就能通行。

前提是持了青石镇的路引。

这些客人中有在青石镇与皇城之间常来常往的,凤药观察许久,其中一个客人,为人豪爽不爱计较。

有一天,他来的晚,待用完饭,周围没了别人,凤药悄悄求告于他。

他很快就应了,没几日便回了话。

常家罪名是涉嫌谋逆。

这四字一出,如泰山压顶。

凤药惊得拿不住碗,一松手,碗掉地上摔得稀碎。

客人左右看了看,小声说,“小官人,你挺住,可别与他们沾上关系呀。”

凤药做了多种设想,从没想过常家会和谋逆有任何关联。

也难怪,只有这个罪名可将常家老小一网打尽。

她冷静下来,现在能做的就是,守好秘密,在青石镇站稳脚跟。

万万保住自己,才能保住小姐。

也许,常家最后只余小姐一人独活。凤药心头酸涩难忍。

她挤出个难看的笑,给客人打上一大碗汤。


将三人做的所有衣物和准备的铺盖、稻草等物都带在车上。

整好衣冠,她轻声对胭脂说,“姐姐,我走了。”

胭脂已经开始煮汤,正在向灶里添柴,手上停了—下,头也不抬。

“烦劳姐姐看顾—下屋里那位郎君,他伤得很重。”

她上了马车,拿起鞭子,胭脂最终还是追出来,含泪叮嘱,“路上千万小心,—定回来,我们等着你。”

她硬着心肠点了下头,扬起鞭子轻轻抽打在马儿身上,车子摇摇晃晃向着京城方向驶去。

远远看到那道木栅栏先是心头—紧,随即发现,这些人多面对京里向青石镇的方向。

只有几人守着青石镇进京的方向。

她稳住神,只装出—副常来常往的样子,停了车,将怀中那张缴银证递过去。

—个小喽啰接过瞧了眼,“哟,阔户。”将纸还给他,凤药拿出几十个大钱向那小喽啰手里—塞,“小爷打点酒喝。”

“我替我家爷去京里办事,打听—下,这缴银证不—样吗?还有多少之分?”

小喽啰得了钱很高兴,大咧咧说,“你家爷—交便是—年,可不是阔户?多数人—月—买。”

他看看路那边的人,低声说,“—年后我们在不在都说不准了。”再问便不肯说了。

小喽啰拉开栅栏便放了行,整个过程轻松得让凤药不敢信。

有了路引进皇城也容易,只是看到皇城中贴的有缉拿令,上面画着常云之的模样,还提到小姐带着名为秦凤药的丫头。

若是对着画像抓人,怕是再抓—百年也抓不到。

凤药只瞧—眼,便先投宿。

自己走到大牢处询问狱卒,常家可有人来探过没有。

小卒抬眼看她,见是个普通小百姓的打扮,没当回事,“他家罪名撇清都难,哪有人看。”

凤药心中—酸,又问现下可以探监不。

小卒问她是谁,凤药说自己是常家原籍村里的同乡,家道艰难,本想来投奔,到了京才知道常家没了。

都来了,看—眼,尽尽同乡情谊。

小卒听着没多少油水可榨,便伸个手,“两吊钱,—刻钟。”

凤药为难地说,“这么多呀,我们只是乡亲,又不沾亲,少点吧。”

最终—串半钱,她赶了车子来,抱着衣裳挎着提篮进了大牢。

—进去眼前—暗,什么都瞧不清,等看清牢里情形,凤药悬心起来,牢中又脏又臭,还有老鼠。

关押的犯人无—不是脏到辨认不出颜色,从面孔头发到脚,—水儿的灰色。

卒子将她带到—个大点的牢房前,“嗯,到了。”

里头关着常家重要女眷,凤药细看好久,才看到角落里蹲坐的是自家夫人。

她放下篮子,待卒子离开喊了—声。

夫人抬起头,眯着眼瞅了半天,突然睁大眼睛,不敢相信似的揉揉眼,“我的儿。”

她喊了—声,爬行几步,站起来两手从牢房中探出抓住凤药的手,眼中流下泪来,“真是你。”

“她很好很安全。”凤药知道夫人最担心的是云之。

夫人明显身体—松,不停拍着凤药,“好孩子好孩子,亏得你了,我没看错你。”

凤药将吃食、衣裳、细稻草都拿进去,帮忙铺好,稻草上垫上自己做的褥子,那褥子絮了极厚的棉花。

牢里阴冷,外头已经穿夹衣,牢里穿薄棉袍还能感觉到寒气。

与夫人关在—起的都是常家直属女眷。

被拿下当夜,三夫人触柱而亡,二夫人带着常家小姐并常府所有姨娘都在这个牢房中。


她不再多想,收拾好东西,拉起木车去找小哥。

大爷眼睛半睁半闭,昏昏欲睡,小姐不知生死,双眼紧闭。

她把车放在道边,跑到乱坟堆中,轻声喊着,“大哥,你在哪?”

树林深处有动静,寻声而去,小伙正用一把匕首挖开坟包,凤药赶紧上前一起用手刨土。

二人合力将一口破烂薄棺扒拉出来。老天保佑里面的尸首年深日久,化为白骨。

棺材很深,足够能放下小姐,再将白骨隔着薄板放她身上,不厚重。

二人做完这些已冻得说不出话,手也僵了。

“稍等一下。”凤药左右看了看,找到一座看起来稍新的坟茔,“麻烦大哥,用一用匕首。”

小伙蹲在地上,看起来有些劳累,掘人坟墓的事着实不好做。

他倒底帮忙,棺材露出来,凤药毫无表情道,“行大逆之事,兄弟我一个人做,你且背过身去吧。”

凤药撬开棺钉,一推盖子,一股臭到能让人死过去的味儿飘散出来。

那小伙突然明白过来,他面色死灰点头道,“兄弟,你年纪虽小,胆识却大,心又细,将来必成大事。”

凤药从衣服上割下一块破布,包在手上,伸入棺材中,硬取了一小节指骨用布包好。

弄完,她再也忍不住,蹲下呕吐,只是胃里空空,只吐了些酸水儿。

两人扛着棺材,各怀心事,深一脚浅一脚向路上走。

凤药只觉得棺材板子硌得肩膀疼,只是个空棺,一把枯骨,竟比她想的沉上许多。

“前头路上真有人死了?”她问。

“那人带把刀,被人怂恿冲在头里,嚷嚷着一起打强盗的人全跑了,只留下那人独斗,才被杀了。”

乱世,这样容易轻信,自然死得快。

“他们好像求财。”小伙说强盗没有追着跑掉的人斩尽杀绝。

把棺材卸在道边的林子里,用小伙衣服垫在底部,将气息奄奄的小姐放进去。

大爷将身上的银票交给凤药,她将票子与自己的身契路引塞入小姐衣襟中。

卡着棺材两头放块薄板,将枯骨放上去。

包着指骨的布包凤药给它垫在头骨下方。

其实这样并没多隐秘,但凡人家把枯骨挑开,掀开隔板,或直接将棺材掀个底朝天,这计就败了。

凤药抬头看看天,天黑沉沉的,老天爷,就看你让不让我们活了。凤药心中默念着。

凤药将此计全部解释一遍给小伙和大爷听。

其中最关键一步来回讲了几回,两人都称明白了。

这一步演足,方保得住大家性命与钱财。

冬日昼短,将申时,天已暗下来,大家动手将棺材绑在车上,其间小姐动也不动。

凤药很是担心,只能加快行动。

她扔过几件烂衣服到棺材上,示意大爷和小哥换上。

“套在外面就行了吧。”小哥问。

“从内到外都换了,既扮了,就扮得彻底。”凤药催促。

大家本就狼狈,换上这烂衣服,看着像长年没洗过澡。

“想求小哥一件事。”凤药推起车,即将出发。

小伙子一脸严肃,“小兄弟请说。”

“关键时刻请借匕首一用。”

他惊疑不定,现下凤药扮做他弟弟,若是突然发疯必定连累大家。

“放心,我要保家姐清白,计策失败,姐姐被擒只怕……”

凤药没说完,小伙子明白了。

只要被发现,凤药便一刀杀了她,好过被那帮凶残的匪徒玷污清白。

一切准备妥当,凤药推起车子发力,木头车只在地上来回扭动,不向前行。

她再用力,脚趾冲开鞋子,跑到鞋外,那本就只连在一线的鞋底鞋面彻底分开了。

小哥“扑哧”笑出声,“小兄弟,没怎么干过粗活还是力气太小,我来吧。”

他牢牢握住推车把手,均匀发力,车子终于在雪地上前行起来。

凤药在一边帮忙用力,越向前走,心中的弦绷得愈紧。

天色更暗了,朔风阵阵,碎雪扑面,凤药脚趾先是针刺般疼,之后便没了知觉。

小哥埋头推车,大爷瘸着腿跟在后面,勉强不掉队。

生死在即,谁都不说话,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。

正走,小哥突然停下了,凤药诧异地抬起头,隐约见着风雪中有点点火光,雪片飘得迷迷茫茫,看不真切。

“是一堆火把,拦在那里呢。”

她听到自己心“砰砰”直跳,牙一咬,“现下回头来不及了,哪怕阎王殿也要闯上一闯了。”

小哥心中升起一股豪情,笑问,“小兄弟,姓甚名谁?这一遭也算生死之交了。”

凤药心中悲观,这世道,有今天没明天,初次见面,谁又能推心置腹,谁又敢呢?

若此时告诉他我是女子,会不会连明天的太阳都见不到。

他也许不是坏人,关键时刻,他会不会为保全自己而推出她们?

夫子教导过:易涨易退山溪水,易反易覆是人心。

还说: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
他教导那日,春光正浓,小姐懒洋洋望着窗外的桃红柳绿,她却听得认真。

夫子说,这些道理要懂得,但愿我们一生用不上。

被人好好护着,天真一辈子,是种福气。

神思一晃,凤药回过神,恭谨地回答,“小哥说得是,我叫春生。”

凤药还不习惯自己的新名字,但说谎并没有想的那么难。

小哥大力推起木车,深深望她一眼,“在下曹峥。”

大家继续前行,渐渐能看清——前方路上拦着一道木栅栏。

二十来号人,看面相绝非善类,叉着双腿,铁桩似的钉在栅栏后头。

打头的头上包着头巾,是个独眼龙,一脸横肉。

一把鬼头大刀杵在地上,很放松地瞧着越来越近的棺材车。

离他们还有几米远,一个喽啰抬手凶巴巴喊道,“停!”

大家原地站定,风带着哨音劈头盖脸地吹,雪打着旋儿围着脚跟转,凤药头发早不成样子,此时一缕一缕给风吹得满脸都是。

大家都衣着褴褛,面色青黄,破棺材薄得一碰就快灰飞烟灭了。


虽不得出门,凤药也闻到一丝诡异的紧张气氛。

约莫过了个把月,没什么动静,人们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,凤药一次宅子也没得出去。

遇到过几次雨墨,他躲着凤药走,使得凤药心中不安更盛。

若连常府都紧张如此,外面不知乱成什么景象。

凤药入府当差后,从不乱用银钱,攒下不少体己。她思忖着,如若有突发事件要逃,带着银子太不方便,不如换成银票的便当。

却不知道自己这点银子连最小面额的银票也换不到。

银票只有一百两、五百两、一千两面额。

晚间与小姐闲话,小姐说这事可以问问二哥安之。

常家三房的公子们皆从太学回家,入读家学,未经允许,不得出府。

凤药趁着家学散了,等在二公子要过的连院小门处。

见雨墨拎着东西跟着安之公子走过来,便先行了礼。

安子站定认了认眼前的小丫头,“这不妹妹跟前的凤丫头吗?有事去传?”

凤药将自己所求之事说明,二公子也没笑话她钱少,只说自己问问,又问她想换的数量,说若成办成,自己先替她垫上,送票子时再取。

没两天,雨墨送来了银票,取走了凤药的银子。

晚间,小姐和凤药一起瞧那票面,小姐说与平时爷们使的票子一样,只是面额很小,像是单为她印的,不过上面盖了一个红色印章。

“便是这章子最有效力,没了章子,谁给你兑?”云之笑了笑,跳下床将自己点翠首饰用一张包袱皮包起来道,“若跑时,拿起就能跑,岂不便利?”

凤药跟着笑,心道若带着这个跑,那是嫌死得慢了。

她抽时间将银票藏在一处稳妥的地方,备好衣裳,放多了一分安全感。

过不几日,城里已开始宵禁。

一连数日天阴沉沉的,不见日头,还起了北风,似要下雪的样子。

夜来伺候小姐躺下,由于汀兰院紧挨凌河,听着河水潺潺流动着,更显出夜的寂静。

熄了灯火,凤药心中一直不安,耳中隐约听到一丝铮鸣,细听又听不到了。

又感觉黑暗的远方隐藏着什么,气氛有些诡异的紧张。

她身体不由挺得笔直,用力侧着耳朵听着,一切归于沉寂。

然而,那不安却是真实的。

她心里的弦绷得又紧又直,跟本躺不下,于是拉开门又侧着脑袋竖起耳朵听。

直听了一柱香的功夫,刚想回身,却真的捕捉到一串乱而孤单的脚步,飞快向这边奔来。

那人没惊动门房,用钥匙小心捅开了角门。

凤药知道肯定是府里的人,提前站在门前,来人不料门口有人,吓得惊叫一声,又立即止住。

原是张大娘,她头发散乱,眼角带泪痕,衣服扣子也没系,鞋子胡乱套在脚上。

此时,从极远的地方传来几声喝骂,又沉寂下去。

凤药情知出了大事,张大娘是个极修边幅之人,平日里连头发丝都不许乱上一分。

张大娘跑得急了,喘了几口大气,将几张纸塞进凤药手心里。

“好孩子,万万拿好这东西,带着小姐逃出去。要快,马上官兵就把我们整个常府围了。”

她狠推凤药一把,凤药还没问,她已拼命狂奔而去,顾不得一丝仪态。

这院子里四个大丫头睡在偏房,并上夜的婆子都睡下了。

只留了院中一盏孤灯亮着。

凤药低头将那几张纸塞入怀中,只觉脖子一凉,抬头看去,天上稀稀拉拉飘起小雪花。

她知道这是生命攸关的时刻,进屋推醒小姐,“小姐,穿好衣服。”

“我们被官兵包围了,张大娘让我带你先跑。”

“母亲呢?父亲难道不管?”她一边穿衣,一边急急问道。

凤药哪知道这些,耳中那些原本隐约的声音并非错觉,已能听到正在逼近。

她穿好衣服,凤药又拿了银鼠皮披风裹在她身上。

凤药自己穿起小厮衣服并男式靴子。

她不舍地打量一回自己平时住的这间屋子,狠下心拉起小姐的手轻手轻脚向屋外走,回头将门掩好。

后墙临着凌河小河道,水流有些急,好在不算深,平日偷出门用的小船泊在那儿。

凤药熟悉地翻过墙,在墙外接应她。

小姐骑在墙头,看了看极窄的落脚处,凤药勉强贴墙而立,又回头张望黑乎乎的府中。

她犹豫地问,“凤药,我们偷出府,万一没出事,是要请家法惩治的。”

“万一家中无事,家法我担着,夫人那么疼你,定会保下你,小姐快跳下去吧,没时间了。”凤药心急如焚,她已清楚听到马蹄声,且数量不少。

小姐还是频频伸长脖子向院中瞧,我已听到院里有人起了,大声喝,“什么人?”

二道院里已有人起身说话,此时又听到许多脚步声在常府前的七里街奔跑。

“我的大小姐,再犹豫,我们就都被围起来了。”凤药急得跳脚。

“我,我有点怕。”她看着黑漆漆的河道微微发抖。

奔涌的水流平日隔着窗子听去,颇有几分诗意。

此刻似催命般“哗哗”流淌,一股股的水草腥气直钻鼻孔。

水气夹着冷风吹得凤药直发抖,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更近了,还掺杂了刀剑碰撞之音,叫人胆寒。

她要跳下的地方是极窄的一条小边道。

所以府里巡逻也无人来这里看,都是到大路尽头便罢了。

“我托着你,张大娘拼了命才给我们争取到这一点点时间,我们别辜负她,别辜负夫人,快跳呀!”

她抽泣起来,“我想娘,我情愿和娘一起被捉去,好歹一家子在一起。”

说着她身子向院里歪,说话间要跳回院中。

凤药不再多话跳起身,抱着她搭在墙处的一条腿向下用力一拽。

她没防备,身子一歪就要掉出墙,凤药又用力托住她穿着软底绣鞋的脚,她哆嗦着侧身站在了边道上。

小船就停在河道边,被冲得摇摇摆摆,看着极不安稳。

凤药强拉着她从挖出的豁口处攀爬到船上。

凌河上游离河道太近,很容易被人看到,我让她伏下身子贴在船上。

将船上穿来出府的那包衣服解开,拿出暗色的一件盖在她披风上,掩住颜色。

这段窄道只到石桥处就会宽敞,岸上必定站得有人。

待快划到桥时,凤药将船杆用力一撑,小船借着划力借着水流,快速穿过石桥,向下游飘去。

凤药伏在小姐旁边,好在身上衣裳是灰黑色,在黑夜里不显眼。

经过石桥,能看到常府正门。

那里点着无数火把,亮如白昼兵丁众多,老爷带着几房爷们正在与领队的官军分辨着。

他无措地支叉着双手,不知说些什么,却被领头军官一把押住,反过手臂压到地下去。

府中传出女人们的尖叫哭喊,凤药心里缩成一团。

她一只手伸向船外拽着划水的撑杆,一只手臂紧紧压着小姐身体。

小姐几次挣扎想坐起来被凤药硬生生按下。

小船顺水飘出二里远,河道变宽,水流也缓了,凤药松开手臂,方觉手麻得举不起来。

冷风吹得像刀割似的,小姐表情呆滞,凤药知她伤心惊惧,柔声喊她一声,她像座石雕一动不动 ,呆呆望着水面。

“云之小姐。”凤药又唤了一声,对方慢慢抬起头看着她,紧接着抬手便是一巴掌,将凤药打懵了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